车身广告日均在办公区,住宅及商圈等高质量人流区域曝光超过 10+小时
车内超低干扰、沉浸式场景让乘客与车内内容平均有效接触时长超过 22+分钟
打车人群必然会被强制性关注车身广告, 2000w+订单/天,其中存在海量的曝光资源。
全国400w+,车辆穿梭于全国亿级车流中,在红绿灯、安全行驶需要等场景下,促使车主主动获取车身内容。
乘客在车内长时间注视手机容易产生晕眩,实际乘车时有1/2左右的时间是在寻找户外的可阅读内容。
道旁行人也会在有些场景中关注到车身广告:车速较慢的街道、过路时环顾四周、打车集中区(如软件园晚高峰)等。
围绕事件营销的曝光能力,朋友圈均可成为二次曝光的潜力人群,促使注意力接力。
媒体位置: 车身广告(两侧车门车贴)
主画面 左右两侧:60cm(高)×220cm(长)
车内广告(副驾驶车贴、前排座椅后侧)
主画面
副驾驶车贴:15cm(高)×25cm(宽)
前排座椅后侧:19.5cm(高)×25.5cm(宽)
1.全城500辆网约车瞬时曝光。
2.乘客咨询扫码,活动参与度高。
3.司机引流,在网约车司机圈层形成群体